中山居家养老服务知名服务商10年累积服务1000+个家庭

服务热线0760-88820086

热门关键词: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养老新闻动态 » 我国失能老人将超7700万人,多地试点长护险成果如何

我国失能老人将超7700万人,多地试点长护险成果如何

返回列表 来源: 民源养老服务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8-29 18:20:30

长护险,指的是为长期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长护险成为社会保障的热点,亟待提质扩面。


长护险各地政策不一,最高可报销85%-90%的费用


“我爸今年89岁了,多年冠心病、高血压,在60多岁和70多岁时,做过两次心脏支架,生活不能自理,此前一直是我和家人在工作之余照顾,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直到前两年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将老人送到了一家定点的医养结合医疗照护机构,老人的情况才真正好转起来。”吉林省长春市李女士告诉记者。

李女士的父亲入住机构后,根据长春市长护险政策,每月5000余元的护理服务费用,长护险基金支付近3000元,李女士自己仅需支付2000余元。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等制定差别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对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上控制在70%左右,具体待遇享受条件和支付比例,由试点地区确定。

近年来,各开展长护险的试点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长护险模式。吉林省长春市确定25家居家失能人员照护服务定点机构,将生活照料类、医疗护理类的18项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浙江省嘉兴市健全筹资机制、服务项目、待遇保障等,2017年以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累计支付6.23亿元,惠及4.52万名失能老年人。

山东省青岛市实施农村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提升计划,引导护理机构向农村地区拓展,全市的1014家定点护理机构中,有427家在农村地区。上海市长护险以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60岁以上人群为对象,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之后可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和住院医疗护理三种照护服务,其中长护险基金承担85%-90%的费用。


失能老人或超7700万人,从国家层面建立长护险制度迫在眉睫


“目前全国长护险试点取得较好成效,减轻了失能老人家庭负担,促进了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康养产业发展。但总体来看,其渗透率比较低,覆盖的重度失能老人比例不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盈华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目前,长护险覆盖近1.5亿人,超过180万名失能人员享受到了长护险相关待遇。而据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措施,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将超过7700万。

张盈华提到,目前我国长护险制度框架仍未统一,从全国长护险试点城市反馈结果看,各地推行的模式、进度等存在较大的差异,长护险资金来源和筹资结构渠道相对单一,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均限制了我国长护险制度的发展。

“只有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政策制度、失能评估标准及服务项目标准,才能以“全国一盘棋”的思维推动长护险制度加快提质扩面。此外,在目前阶段,鼓励有条件试点地区适度提高待遇标准,特别是针对重度失能老人的待遇标准,优先保障这部分人群,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问题出现,同时也可带动专业性的长期护理服务市场成长起来。”张盈华建议。

在2023年两会上,上海代表团以团体的方式递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服务法》的议案,建议将长护险上升至国家立法。议案提到,从全国层面统筹长护险的制度设计,时机已相对成熟。要从国家层面建立长护险制度,既需要强化对失能失智人员照护服务保障,也需要逐步拓展失能预防等内容。

业内专家周燕芳认为,以资金来源为例,部分省市的长护险试点资金池源于医保,部分由个人自负。如果长护险顺利上升至国家立法,各地资金筹措机制就更趋规范、更有保障。从长期发展来看,长护险无法仅依靠医保基金来支撑。

“从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实际出发,顶层制度的统一有利于扩大受益面。基于各地养老需求情况不一,也需为各地探索预留空间。” 周燕芳表示。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联系民源
咨询热线:13560673691

QQ:2980438090

座机:0760-88820086

传真:0760-88820086

邮箱:2980438090@qq.com

地址:广东省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街道悦来南路中山第一城祥和楼1-2幢